建成4座街道級廚余垃圾處置中心,配備小型廚余垃圾專用運輸車,探索街道、社區就地處理為主的廚余垃圾分類處置模式,對廚余垃圾分類準確率達標的小區實施點對點收運;建成7座日處理能力30噸的城陽蔬菜批發市場果蔬垃圾處理中心及分布式廚余垃圾微型堆肥點,初步形成廚余垃圾不出街道就地處置、循環利用的“微循環”閉環體系……
青島市城陽區自2020年起創新生活垃圾分類前端投放收集方式,建設標準化四分類密閉式智能垃圾收集房,配備分類指導員進行精準指導投放,推動開展垃圾分類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行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加快建設青島中央活力區、幸福新城陽筑建起宜居美好的城市環境。
撤桶并點,優化生活垃圾定時投放
2020年3月份,青島市首個標準化四分類密閉式智能垃圾收集房落地城陽街道前旺疃社區,該社區撤掉144個原分散桶點,按照每300-500戶建設1處的標準建設5座分類收集房,配備分類指導員每天早晚各2個小時定時投放,覆蓋服務全社區1736戶居民垃圾分類工作,僅用兩周時間,前旺疃社區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達到95%以上,城陽區生活垃圾“撤桶并點,定時投放”正式啟動。
站在加強社區基層治理的視角,城陽區采取“三期八步”工作法,從組建社區工作隊伍、開展社區調研、收集站協商選址,到啟動儀式、宣傳動員、獎懲激勵、全民參與,將垃圾分類自治權力下放社區基層,深入激活社區內部志愿組織力量,激發居民群眾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積極性,全域推廣“集中撤桶并點,定時定點投放”模式,全面推動覆蓋10萬戶居民的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和120余個達標小區建設。
2020年3月,青島市首臺標準化密閉式智能分類收集房亮相前旺疃社區
目前,全區已有221個居民小區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共建成標準化四分類集中收集點396處,其中建設密閉分類收集房(箱)387個,城區范圍內60%商業小區和全部舊改社區已實現全覆蓋;132個居民小區已實現“撤桶并點,定時投放”,分類準確率均達85%以上,并有40余個居民小區分類準確率已達95%以上。
三規一督,改革垃圾分類收運體系 “三規一督”是城陽區改革全區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立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收轉運模式的有效之舉。從規范收集方式、規范運輸車輛、規范收運作業入手,城陽區不斷加大垃圾分類第三方考核和執法監督力度。
實行“撤桶并點,定時投放”后,收集桶點升級為設置四分類智能收集房,居民小區垃圾分類管理更加規范,投放時間及收運時間更加固定。
為有效杜絕收運過程中“前端分類、后端混裝”現象,城陽區要求收運企業依據責任區域內的垃圾類別、垃圾量等,按照“一種垃圾一種車輛收運”要求,配齊各類運輸車輛150輛,統一在車身噴涂清晰、醒目的分類標識,合理安排各類收運線路31條;組織物業管理企業和生活垃圾運輸企業召開專題會議20余場,培訓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從業人員1300余人次;持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聯合執法100余次,倒逼居民小區及收運企業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做好前端分類投放、收集、收運工作。
分類處置,建設閉環式分類處置終端 為切實建立垃圾分類全鏈條閉環體系,城陽區把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建設垃圾分類處置體系。其中,廚余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是分類減量的關鍵,城陽區以城陽街道為據點,推動廚余垃圾分級處理政企聯動、社企聯動及家校社聯動,打造廚余垃圾多級就地處理共同締造、綠色共享,多維構筑垃圾分類微循環模式。
為打造垃圾分類社區微循環體系,城陽區在順德居等小區陸續建成“綠循環花園”,實現垃圾分類收集房與廚余垃圾堆肥花園的無縫對接。
順德居小區構建“綠循環花園”,垃圾分類變廢為肥
每天,居民在定時投放時間段將廚余垃圾投放到小區的分類收集房,再由志愿者將收集的約500公斤廚余垃圾統一運至西南側的廚余垃圾堆肥池,經過堆肥發酵,廚余垃圾實現減重近七成。通過廚余垃圾堆肥產生的有機肥料,除了用于改良小區內的花園和綠化土壤外,剩余部分將送給居民家庭養花,形成服務1700余戶居民的家庭垃圾分類、定點定時投放、廚余垃圾堆肥、共建生態花園的綠色循環鏈條。
在農村街道,上馬街道林家社區、侯家社區均已試點建設社區級農村廚余垃圾堆肥項目,探索低成本且適合鄉村特色的廚余堆肥設施建設模式和適宜有效的運營管理模式。
垃圾零外運,垃圾處置中心實現垃圾資源化 廚余垃圾處置中心是城陽區探索垃圾處理實際的重要舉措。廚余垃圾直運至處置中心后,經高溫好氧發酵處理后在陽光房中自然發酵30天左右,最終腐熟為有機肥,經處理后垃圾減量達到80%以上。過程產生的有機肥料可直接用于園林綠化土壤改良,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氣經過除臭塔的水洗、吸附處理達標排放,而廢水則會集中收集在積液池中定期外運,保證垃圾污染均得到了有效處理和控制。
其中,城陽區在城陽街道寧城路試點建設街道級廚余垃圾處置中心(政企聯動),占地300平米,設備投資約240萬元,日處理規模10噸。為適應小區撤桶并點后清運需求的轉變,寧城路廚余垃圾處置中心配備2輛小型廚余垃圾收運車,采取小車分類進院收運方式,對分類達標的小區實行廚余垃圾點對點收運。目前該處置中心已處理廚余垃圾1230余噸,產生腐熟有機肥料140噸,初步實現廚余垃圾不出街道、就地處置和循環利用。在此基礎上,城陽區已在流亭、夏莊、惜福鎮3個街道建設完成三處街道級廚余垃圾處置中心,陸續準備啟用。
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占地1500畝,是一個集蔬菜、水產品等上千個品種的大型綜合批發市場,日產生果蔬垃圾30噸左右。為讓果蔬垃圾不出市場,2021年4月,城陽蔬菜批發市場果蔬垃圾就地處置中心建成使用,該中心是青島市第一個中型果蔬垃圾處理中心,也是城陽街道繼寧城路處置中心之后的第二個廚余垃圾處理站(社企聯動),項目占地410平米,總投資380萬元。中心包含上料系統、破碎系統、壓榨系統、噴淋除臭系統,果蔬垃圾經發酵制肥系統處理后,最終發酵腐熟為有機肥。項目最大日處理規??蛇_30噸,真正做到果蔬垃圾日產日清、就地無害化處置、資源化利用。